学会活动

“首钢股份高炉内燃式热风炉CO超低排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通过验收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30       浏览:2467

微信图片_20241210101513_副本.jpg

2024年11月21日,北京金属学会按照北京市科协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工作要求,举办了由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首钢股份高炉内燃式热风炉CO超低排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科技成果评价会。该项目围绕首钢股份高炉内燃式热风炉高效长寿高风温技术和超低排放技术,开展了系统的技术研发与工程创新,攻克了内燃式热风炉燃烧过程CO排放浓度高、燃烧器燃烧效能低等关键技术。

学会邀请了来自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北京科技大学、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7名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李文秀担任评价委员会主任。

微信图片_20241210101302_副本.jpg

经过评价委员会专家组严谨细致的打分评定,最终认定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创新研发并应用了内燃式热风炉清洁高效燃烧技术。通过优化完善燃烧器结构、空煤气入口位置等实现了空煤气快速高效完全短焰燃烧。内燃式热风炉烟气CO含量日平均达到534ppm(667mg/m³)超低排水平,NOx浓度为17mg/m3,优于超低排放标准。研发出热风炉燃烧过程能源高效转换技术及烟气余热高效回收技术,优化热风炉蓄热室布砖结构,热风炉系统能效达到80.92%,内燃式热风炉高炉煤气燃尽率达到99.71%,热风炉燃烧吨铁煤气消耗降低到1.44GJ/t((折合高炉煤气443Nm3/t)。系统研究了热风炉炉体钢壳及耐火材料破损机理,创新研发出内燃式热风炉高风温条件下安全长寿运行及维护技术,热风炉运行已经超过20年。建立了热风炉智能燃烧控制模型和开发出动态精准操控技术,以拱顶温度为调控目标通过煤气和助燃空气流量精准调控,拱顶温度提高14℃,燃烧煤气消耗量降低了7453Nm3/h,CO2排放降低了6%。月平均风温可到达1230℃,拱顶温度与风温差≤120℃。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获得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主编国家标准规范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该项目技术的成功应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成果完成单位首钢股份迁顺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攀最后表达了感谢,锚定绿色发展目标,首钢将持续走绿色低碳、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更大范围不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体系,促进经营生产、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