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23 浏览:1285
2023年10月21日,北京金属学会按照北京市科协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工作要求,组织了北京首钢吉泰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的“高端铁铬铝金属丝材(蚕丝钢)开发与应用”的科技成果评价会。该项目针对高端铁铬铝金属丝材国内无法自主生产等问题,通过设计优化合金元素、研究拉拔工艺技术、提高洁净度等系列工作,实现了高端铁铬铝金属丝的国产化。
学会邀请了来自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北京科技大学、湖南惠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7名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李文秀专家担任评价委员会主任。
经过评价委员会专家组严谨细致的打分评定,最终认定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高端铁铬铝金属丝材的化学成份体系,具有低碳、低硅、适中的Cr /Al量、Hf、Y和Zr等合金元素提高材料持久性能和抗氧化性能与细化晶粒作用的特征,使蚕丝钢在1050 ℃氧化200 h的氧化增重率降低至10%以下,远低于同等条件下普通铁铬铝金属丝产品的氧化增重率(50%),满足了在高温复杂载荷/腐蚀环境中服役要求。研发出消除3μm以上大尺寸AlN夹杂的熔炼与电渣重熔工艺技术,开发出基于纳米涂层模的小角度(20°)、高定径(40%d)直线型拉丝模技术和水基WDS-X型润滑液,降低了合金丝环向残余应力、减少了表面残留物以及杜绝了拉拔过程的表面增碳,提高了铁铬铝金属丝在长度方向的性能一致性,成功制备出单丝拉拔最小丝径30μm、集束拉拔最小丝径10μm的蚕丝钢。开创了“钢绣”的跨领域融合技术。利用蚕丝钢丝径小、表面质量高、力学性能优异和耐腐蚀/耐高温等优点,将蚕丝钢和纤维混纺工艺有效结合,创新了制线工艺,开发出钢制绣布和钢制绣线,开创了我国工艺美术刺绣作品的新品类。
该项目形成6件专利(授权发明专利2件、受理发明专利2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牵头制定国家标准1项,所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目前国产高端铁铬铝金属丝产品的唯一供应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会前专家听取了首钢园区综合服务公司对”蚕丝钢“的首钢文创钢绣成品的详细介绍。
成果完成单位首钢吉泰安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刚最后表达了感谢,他表达了吉泰安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聚焦高尖端电热合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瞄准国家“双碳”目标,发展清洁能源急需的节能环保、减碳减排的高端新材料,同时高度契合地区发展“能源谷”产业规划,聚焦主业、苦练内功,把制造能力转化为产品和服务,通过科技创新打造企业强劲生命力的信心。